民贸新闻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民族文化

端牢饭碗坚守“粮”心 湖南将举办首届米文化国际博览会

发布时间:2023-07-20 信息来源:中国商报网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古往今来,粮食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是国家发展的“定海神针”。7月19日上午,由中国商报社、娜菲健康(深圳)集团、隆平米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2023首届“米文化国际博览会”,在长沙高新区隆平高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古往今来,粮食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是国家发展的“定海神针”。7月19日上午,由中国商报社、娜菲健康(深圳)集团、隆平米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2023首届“米文化国际博览会”,在长沙高新区隆平高科技园举行共同发起人签约仪式。这标志着以米文化为品牌的“米文化国际博览会”正式落户湖南长沙。

中国商报社、娜菲健康(健康)集团有限公司、隆平米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强强联手,共同用米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搭建全球首个以米为媒的国际性盛会,推动中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将中国米业推向国际化发展的大舞台。

GetAttachment.png

7月19日上午,2023首届米文化国际博览会落户湖南签约仪式在长沙高新区隆平高科技园举行。

湖南是米文化发源地,更是全国稻谷核心产区,水稻种植面积、双季稻面积、早稻产量均在全国首屈一指,有“湖广熟,天下足”之美誉。据了解,湖南省嘉禾县是中国远古稻作农业的开创者炎帝神农氏“始教天下耕种五谷而食之”的地方;被誉为“天下谷源”的湖南省道县玉蟾岩遗址,更是出土了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刷新了人类最早栽培水稻的历史纪录;湖南湘潭市也是全国著名的米市兴起之地,韶山“米商”毛贻昌就养育了开国领袖毛泽东;长沙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谱写“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传奇发祥地。

湖南深厚的稻作文明历史,涵养了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经世致用的湖湘精神。自古以来,湖南人崇耕尚读,坚守“粮”心,以“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的质朴理想,筑牢了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米文化国际博览会落户湖南,在弘扬湖南稻作文明的同时,传承袁隆平院士无私奉献精神,赓续‘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的大国胸怀,坚守‘责任捍卫安全、科技提升品质、真诚促进合作、协同创造价值’的发展理念,依托隆平高科品种研发和农业综合服务优势,致力引领稻米产业化精深加工”。隆平米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彭杰就举办米文化国际博览会的意义作了重要阐述,“首先是帮助我国粮食产业拓宽产业化出路,同时有效提升粮食产业化的组织程度,强化农业全产业链的增值和盈利能力,致力于为全世界提供安全、健康、优质、营养的餐桌主粮,推动人类社会与地球的和谐发展。”

娜菲健康(深圳)集团董事局主席、米文化品牌创始人王昭娜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基于对“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无比敬仰和中国商报对“米文化”国际品牌的高度认可,联合隆平米业股份共同发起举办“米文化国际博览会”,通过对我国大米产业的宣传和推广,让全国人民更加深刻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千年稻作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脉络和“手中有粮 心里不慌”的千古真理,号召全民珍惜粮食,“端牢中国饭碗”,并开发更多适合国民和世界人民食用的大米类产品,解决人民群众“不但吃饱,还要吃好”的问题,也让世界人民感受到湖南和中国的温暖。

GetAttachment (1).png

7月19日上午,2023首届米文化国际博览会落户湖南签约后,三方代表在袁隆平院士画像前合影。

据米文化国际博览会组委会透露,2023首届米文化国际博览会将于今年10月中旬拟在湖南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届时将邀请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专家、国内大型粮食企业及上下游产业企业参加,并举行行业专业高峰论坛。通过举办“米文化国际博览会”,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以米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推广中国大米、推介大美湖南、推介隆平高科品牌,让湖南千年稻作文明传遍世界,打造以米文化为媒介的国际品牌盛会。(肖雪/文 任湘琦/图)


转载和免责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资讯信息来源为网友投稿、本站原创、转载其他媒体,针对于网友投稿和转载其他媒体的资讯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资讯内容原始出处,本站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