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经济增长主动仗 | 湖南:重点工程建设不打烊 蹄疾步稳加速推进
10-09 / 2023长沙望城:长风浩荡开新局 踔厉奋发正扬帆
中国商报湖南报道(记者谢作钦)“郡县治,天下安”。治理好县域,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作为长沙面积最大、空间最广、区位优势明显的最年轻城区,长沙市望城区委区政府肩负历史使命,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改革立区、产业旺区、科技强区、人才兴区、文
中国商报湖南报道(记者 谢作钦)“郡县治,天下安”。治理好县域,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作为长沙面积最大、空间最广、区位优势明显的最年轻城区,长沙市望城区委区政府肩负历史使命,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改革立区、产业旺区、科技强区、人才兴区、文化赋能、旅游带动的发展之路,聚焦“四个定位”,紧扣“三个望城”,创新发展,渐成大势。
蓝天白云映衬下的长沙市望城区一角
去年,望城区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分别迈上1000亿元和130亿元台阶,成为湖南省会近5年来人口净流入增长最快的城区。连续4年入选全国工业百强区,综合实力、投资潜力连续7年稳居全国市辖区百强,获评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同时,还荣获了中国领军智慧城区、中国最宜置业百佳县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多项殊荣。除此之外,望城经开区还荣登湖南省产业园区综合评价榜榜首。
勇当先锋破立并举闯新路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重要支柱、重要基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长沙市望城区深化改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初步形成了一批立得住、有获得感、可复制推广的标志性成果,走出了一条适应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过去,干多干少一个样,是旱涝保收的铁饭碗;现在,待遇与业绩考核挂钩,压力和激励都大了。”三年前,望城区产业投资发展集团管理层成员完成了从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国企高管的身份转变,集团先后引入多位高级人才,开展了管理人员竞争上岗,健全完善岗位“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管理机制,有效发挥了“鲇鱼效应”。
这是一场脱胎换骨的变革。望城区产业投资发展集团刀刃向内、破立并举、自我革新。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动摇,打破“老三铁”,建立“新三能”,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推进用工市场化,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等治理主体议事规则,健全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修订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明确“三重一大”事项权责划分,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举措,为望城区产业投资发展集团带来了活力和动力。“集团治理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干部职工积极性明显增强,企业活力更加充沛了。”集团董事长易文向记者介绍,集团公司主体信用评级为AA,当年实现了隐性债务清零,成为湖南省第一家严格按标准退出平台目录管理的区县级公司,融资授信能力不断增强,融资成本逐年下降。
在阵痛中蝶变,在蝶变中升华。如今的望城区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正以“治理体系新、经营机制新、布局结构新”的全新面貌,凝聚更为强劲的发展动力,勇当望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先锋队和生力军。
望城区铜官片区的“五号山谷”作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创新之举,记者在“五号山谷”采访时看到,这里已树立起文旅融合新标杆,“公建国营”新模式开拓“1+12+N+X”健康养老服务新格局,百亿项目华侨城落户铜官片区,靖港古镇2.0版强势推进,砂石建材、重大水利项目等多元化产业齐头并进……
人才兴区营造重才好氛围
今日望城与“强省会”战略同频共振,以一域之精彩为全局添彩,绘就新的辉煌。作为长沙最大、最年轻的城区,望城区处处洋溢着拼搏干事的激情、澎湃跨越发展的动能。
这里已经成为人才云集的“洼地”、客商投资的“福地”、产业发展的“高地”,在实施“强省会”战略中展现出望城担当和作为。
培植人才成长沃土,打造宜居宜业家园。望城区成立由区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人社、科技、教育等部门组成的“人才服务工作小组”,围绕社区生活、子女教育、医疗养老、文化多元化等为人才提供全方位贴心服务,以解决高端人才来望城工作的后顾之忧。
目前,望城区已为全区600余名引进人才解决子女入学问题,为100余名人才解决购房问题,建造的840套人才公寓目前入住率达85%。多年来兑现各级人才奖补资金5000万元,帮助人才(企业)获批各类贷款5亿元以上。同时,组织开展高层次人才新春茶话会、人才沙龙等活动,在全区开展“人才之星”评选,大力表彰优秀人才典型,形成了“爱才、尊才、重才”的浓厚氛围,一批批“千里马”在这片沃土上建功立业、展翅翱翔。
记者在望城经开区采访时了解到,园区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3家,同比增长35%,新增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家;创建省级创新创业平台7个,单杨院士创新团队澳优工作室成功落户,获评“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省模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各1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20余项,智能化层绕机器人、特高压隔离开关、高性能磁编码器等产品实现国产替代。
2022年,望城区实施产业人才倍增工程,先后举办了“智汇潇湘 才聚望城——雷锋家乡产业攻坚博士暨千名紧缺急需人才引进”专场活动,吸引了来自中南大学等8所高校的近130名博士人才参会,现场签约产业攻坚博士7人;组织开展“高校学子望城行”活动,通过举办两场网络直播带岗,引进产业紧缺急需人才800余名,其中博士18名。目前,全区共有“双团博士”达50名,其中产业攻坚博士41名、事业引才博士9名。
制定出台的《长沙市望城区骨干人才认定和奖励办法(试行)》,打造了望城区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及App,建立区域人才评价认定机制,推进区域人才梯队建设,首轮E类骨干人才认定预计将超过1400人。同时,着重培养乡村振兴人才,构建百花齐放人才新局面,打造了靖港镇“青云人才”、桥驿镇“益桥人才”、茶亭镇“惜字·新芽人才”、乔口镇“新荷人才”、团区委“青锋人才”等人才新品牌。
在这场城区和人才的“双向奔赴”中,望城区成为众多人才逐梦、筑梦、圆梦的新高地。
未来五年,望城区将加快推进更深层次的改革和创新,持续提升开放发展水平。望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孔令强告诉记者,将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加大人才兴区力度,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队培育机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00家以上,研发投入增速达10%以上,技术交易合同登记额完成30亿元以上。
擘画新城挺起发展硬脊梁
长沙北部、湘江两岸,一座充满活力的年轻城区正激情满怀地擘画着长沙全新的城市封面,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似一江春水奔涌不息。
作为长沙对接长江经济带的桥头堡,望城区的发展潜力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这里区位优势独特,水运通江达海,地铁、城铁穿城而过,高铁动脉将米字形交会,一江两岸比翼齐飞新格局正在形成;这里产业基础雄厚,“两主一特”多产业链蓬勃兴旺,挺起高质量发展硬脊梁;这里营商环境优越,干部干事激情昂扬、惠企政策精准落地,现代新城活力彰显。重点片区建设成果斐然,大泽湖片区提速开发,全国首个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正式揭牌运营,研发中心(一期)、近自然湿地公园等项目加快实施;高铁西城推进有力,常益长铁路(益长段)开通试运营,高铁西站投入使用;铜官片区热度攀升,华侨城欢乐谷、云南自在胜地旅游、亚捷航空等项目成功落地,五号山谷成为长沙民宿新标杆,铜官古镇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步伐加快。
欣欣向荣的望城工业园一角
备受关注的香炉洲大桥项目推进迅速,银星路过江通道正加快建设,通车后将大大缩短两岸距离;大泽湖片区内,澳优乳业全球总部大楼拔地而起,湘江学校、“长沙·中交城”建设如火如荼,从一个项目到一个产业,千亿级智能制造终端产业链雏形已成。
望城决策者们精准研判,准确把握区域态势、主动抬高发展坐标,充分发挥大泽湖片区纳入长沙市十个重大城市片区的机遇优势和海归小镇在全国布局、率先运营的领先优势,擘画“一江两岸”的发展宏图,规划面积185平方公里,致力发展总部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于智能制造的高端现代服务业,围绕打造“湘江两岸新地标、产城融合新样板、创新驱动新引擎、人才聚集新高地”的目标,建成具有国际范、长沙味的现代化新城。
12月16日,望城区委书记秦国良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招商引资工作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全区上下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担当,全力筑巢引凤,持续招大引强,推动招商引资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在奋力实施“强省会”战略中展现望城担当。
高标准、大手笔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吸引了众多优质项目纷至沓来。新引进永旺梦乐城、金凯循环、德赛储能、大陆希望、华侨城等项目99个,协议引进资金583.4亿元,其中超10亿元项目11个、“三类500强”项目9个。项目建设加快推进,171个市重大项目超额完成投资,大华股份5G智能终端产业园、华秋电子、永杉锂业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总投资45亿元的大陆希望中心总部经济产业园项目将建设大陆希望华中区域总部、海归科技与创新中心、高端品牌酒店等,着力打造集聚高端人才、高端智慧的国际化总部经济产业园,助力“大泽湖海归小镇”建设成新兴产业海归人才高地。
守护生态续写绿色新画卷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长沙市望城区委区政府始终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用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保住了望城的青山绿水蓝天。
望城区坐拥35公里长的湘江黄金岸线,森林覆盖率34.2%,城区绿化覆盖率40.7%,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6平方米,空气优良天数稳定在321天以上,自然禀赋、生态环境优越。
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环境就是民生。近年来,为守护这一份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望城区把生态文明、美丽望城建设作为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大事来抓,坚持不懈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六控”“十严禁”,积极推行清洁生产、绿色制造体系,大力推广安全高效、低能耗、环保达标的生产工艺,注重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从项目引进到环境评估,要求各类开发建设项目的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每家企业都必须建设污染物处理设施。
对传统企业,引导实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优化工业用能结构,全面推动工业能效变革,从源头上降低重点耗能行业能耗强度。据了解,望城经开区在湖南省率先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探索“监管+服务”的望城模式,开展“环保公众开放日”,提升市民环保意识,探索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共生共荣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长沙市望城区靖港古镇生态宜住美不胜收
目前,望城区已经成功创建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首批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区)。
从栽下一株树到培育一片森林,从引进一座厂到打造一座城,望城区干部奋勇拼搏、创新实干的付出,为区域经济发展不断引来源头活水,持续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回望过去,望城区用绿水青山绘就出一幅和谐生态画卷——天更蓝,水更绿,山更青,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正不断得到满足,美丽强盛幸福名望之城建设的步伐正坚实向前迈进。
下一步,望城区将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扎实开展“三清理三整治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面巩固提升300个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成果,升级连片打造美丽宜居村庄集群,持续推进小微水体示范片、“水美湘村”建设,切实提优乡村景观。不断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引导广大农民凝心聚力、共建家园。
踏上新征程,建功新时代。2023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时代和历史已经赋予望城区更大更重的使命任务。秦国良表示,望城区委区政府将着力推进制造强区、创新引领、数字赋能、开放融通、交通枢纽、能源保障、绿色低碳、精美城乡、文旅名城、人才强区等十二大专项行动,以开放的姿态、进取的雄心、坚定的步伐,在“强省会”战略的赛道上,高标准建设“一江两岸”新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书写更加壮丽的篇章、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本文图片均由长沙市望城区网信办提供)
转载和免责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资讯信息来源为网友投稿、本站原创、转载其他媒体,针对于网友投稿和转载其他媒体的资讯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同时我们也会标注资讯内容原始出处,本站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资讯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
相关推荐